最新更新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艺术资讯 >> 展览资讯 >> 正文
在雕塑中体会古印度佛教“圣境”
来源:东方早报    时间:14-12-03 10:55:15    浏览:

    ■ “圣境印象——印度佛教艺术展”昨在上博开幕

    ■ 为来自印度最大规模的佛教艺术展

雕塑“佛陀降生”讲述的是佛陀由摩耶王后肋下诞生的故事。

    印度次大陆是佛教的发源地,而印度古代佛教艺术的缘起、演化和发展有着怎样的历程?早期的印度犍陀罗佛教雕像有着什么样的风格?真正面对鹿野苑风格那宁静佛立像又会给人以怎样的感悟与启示?

    上海博物馆与印度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合办的“圣境印象——印度佛教艺术展”或许会给出答案。

    来自印度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的91件(组)印度佛教艺术品昨天下午在上海博物馆二楼展厅揭开面纱。这次展览是来自印度本土的最大规模的一次佛教艺术展览,也是该展国际巡展的第一站,之后该展览还将移师日本、韩国、新加坡进行巡展。

    展品以佛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题材为主要内容,包括佛陀与诸神形象的雕塑、漆器、银器、贝叶经和微型佛画等,时代跨度自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9世纪,较为系统地反映了佛教在印度的缘起、演化和发展,以及佛教文化在其他国家传播的过程。

    上海博物馆雕塑方面专家李柏华对早报记者介绍,此次展览最值得关注的是众多以佛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为题材的雕塑作品,“如雕塑‘佛陀降生’讲述的是摩耶王后手攀树枝、站姿婀娜,佛陀由其肋下诞生的故事。”

    反映印度佛教发展历程

    佛教艺术是佛教文化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重要表现形式,忠实地反映了整个印度佛教的发展历程。据印度文化部博物馆司司长迪帕克·阿希什·卡尔介绍,印度的佛教艺术约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主要分为两大阶段,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印度的佛教艺术采用象征性手法来表现佛陀,比如足印、菩提树、佛座、法轮等就代表了佛陀的形象和存在;到了公元1世纪以后,印度佛教发生一个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热衷于祭拜佛陀的身骨遗物和其他象征符号,以人形形象来表现佛陀的艺术作品开始出现。印度佛教艺术主要有三大风格,公元1世纪的时候,犍陀罗和马图拉这两大佛教艺术流派兴盛。约在公元5世纪至公元6世纪,笈多王朝又将犍陀罗和马图拉两种风格糅合,创造了印度佛教艺术的笈多风格。笈多时期亦是印度佛教艺术达到鼎盛期,在印度历史上被称为“黄金时代”。

    “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犍陀罗艺术风格的,首先犍陀罗艺术风格受到罗马风格的影响,佛像发饰、衣着、装饰、花型有非常鲜明的希腊时期的艺术特色。第二个原因是犍陀罗艺术在历史上非常重要,那是因为从犍陀罗之后,整个佛陀的形象出现了一个人形的表现形式,正因为有最初的佛陀形象的出现,之后才会不断地向笈多式或者是马图拉式的不断演绎,所以犍陀罗样式在我们印度佛教艺术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迪帕克·阿希什·卡尔说。

    雕塑展示众多佛传故事

    本次展览分为“佛陀传略”、“薪火相传”、“梵天诸神”和“佛法东渐”四大部分,展品主要是来自巴尔胡特、马图拉、鹿野苑、那烂陀寺等早期佛教重地的代表性雕塑。

    来自鹿野苑的“佛传故事”浮雕在一件作品上同时表现了佛陀自降生至入灭的五大事件,分幕式构图体现出笈多艺术的睿智巧思,彰显出被誉为印度文化“古典时代”或“黄金时代”的笈多时期的艺术特色。

    除了风格迥异、材质有别的精美雕刻之外,展览还特别呈现了一套公元11世纪的《般若波罗蜜多八千颂》共计十件贝叶经插页。经文强调了“五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与慧力。

    印度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于1814年成立,至今有200年历史,为亚洲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其中佛像、佛塔和佛画等佛教艺品是该馆的馆藏特色,本次展览是2014年度“中印友好交流年”的系列活动之一,获得了印度文化部、印度驻中国大使馆和印度驻上海总领事馆的支持,展览持续到2015年2月2日。

    上海博物馆雕塑方面专家李柏华介绍,此次展览最值得关注的是众多以佛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为题材的雕塑作品,“如雕塑‘佛陀降生’讲述的是佛陀由摩耶王后肋下诞生的故事。”

编辑:janet  作者:陈若茜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版权声明:除部分特别声明外,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我站点的文章,非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版权归本站和作者共有。 免责声明:对于本站会员发布的文章、评论、留言等所引起的纠纷,皆由其作者承担,本站不承担任何相关及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