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 时事点评 >> 正文  
创意雕塑的粗俗解读
来源:东方网    时间:07-06-19 08:38:14    浏览:
    西北某大学校园内原先有座颇具现代派的雕塑,图案为一本庄严厚实的《宪法》,上面用支架撑起一架很大的地球仪。应当说,这座雕塑的创意并不错,但没有想到,近期有人在网上却将其粗俗解读为“宪法顶个球”,在“网络暴力”的压力下,日前,该校迅速将这座雕塑拆除。

  而与此同时,另外还有一些地方的雕塑、图案设计等也被网民“粗俗解读”,例如某校一尊雕像为两个健美的男女青年并肩向前,女的手中捧书,男青年举着一个球形物体。于是,这尊雕塑便被粗俗解读为“读书顶亇球”。另一个大学有座雕塑,上塑一位健美的年轻女子举剑相向,于是便被解读为“二奶要报仇”。还有,如某市城雕一只圆球被许多细杆拉着,被粗俗解读成“扯蛋”,而北京某大学的雕塑中,英文字母的D和S上,由于S(代表科字)上顶了个球,被解读为“科学还顶个球,民主连球也不顶”。“推而广之”,北京另一所大学的校徽图案也被粗俗解读为下流动作,等等。
  这种网络暴力“解读”,当然是违反艺术认识规律的,是一种粗俗的无知。因为如果这样来解读雕塑艺术,则《维纳斯》女神、以及其他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雕作品,又有多少能够幸免被嘲弄的命运?室外的现代雕塑作品,是用来美化环境的,它的创意当然可以从欣赏者的不同角度进行解读,但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从纯艺术角度出发去解读,如果用粗俗的思维去解读,那么,艺术作品就失去了起码的评判标准。这种“粗俗解读”不论用于何种艺术品,都是艺术的灾难。尤其是现代城雕中的一些较抽象的艺术作品,更会首当其冲被全盘否定。

  “粗俗解读”的本质,源于国人头脑中的“影射思维”,为了要把别人或其作品整倒,便发明了“无边联想”,在人民内部搞阶级斗争的年代,便成为置人于死地的手段。当时,“影射史学”、“影射艺术”的帽子满天飞,搞得文化界人人自危,本来已教训深刻,没想到30年后,某些人(而且还是未经历过当年政治运动的青年)头脑中的“影射思维”却又沉渣泛起,实在令人震惊。

  这个事件也说明,在中国,普及艺术的教育是多么地重要,我想,假如这些网民能具备一些雕塑艺术知识的话,就不会对雕塑做如此粗俗解读。遗憾的是,我们的艺术教育基本上在普通高中阶段便停止了,除了注重“语数理化外”,对美术、音乐、戏剧、书法等艺术教育全放弃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失误。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讲,雕塑艺术家也有不足之处。一是他们应当考虑到大多数人还只能接受石狮子、石龙、石人、石马之类写实雕塑的国情,对吸收了西方现代派艺术元素的雕塑作品,是可能会出现粗俗式解读的,这反映了中国许多人感情上还是不接受现代雕塑艺术。二是雕塑家在创作一部作品时,确实要从普通老百姓的心理角度去体验艺术,考虑到他们的接受程度,即从实际出发,不能一味地为表现“自我”艺术境界而脱离了广大老百姓,事实上这种创作倾向不仅雕塑界有,其他艺术门类如小说、电影、戏剧中也有,电影《无极》就是这类作品的典型。这说明当前中国的艺术家确有脱离实际、脱离民众倾向,他们的作品在感情上无法与民众沟通,而大众对这些作品的粗俗解读当然亦在所难免。
  
  我并不赞成“粗俗解读”雕塑作品,这会扼杀了艺术创造力,是不好的倾向。但是,艺术家也有责任去体验民众的感受,在现阶段,尽量应该多从民族化、大众化去进行创作,在推出作品之前,不妨自己先进行一次预防性的“粗俗解读”。不考虑大众的心理承受力,作品闻世后被嘲弄、被拆毁的命运就难以避免。

编辑:木子  作者:佚名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版权声明:除部分特别声明外,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我站点的文章,非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版权归本站和作者共有。 免责声明:对于本站会员发布的文章、评论、留言等所引起的纠纷,皆由其作者承担,本站不承担任何相关及连带责任。
最新更新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