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 艺术论文 >> 正文
雕塑艺术创作中的东北民族精神—— “嬷嬷人”雕塑情结
来源:    时间:15-07-01 15:06:11    浏览:

雕塑艺术创作中的东北民族精神 —— “嬷嬷人”雕塑情结

 

东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殷小烽

 

在刚刚结束的 由中国雕塑学会和当地政府池北区管委会主办,孙正华、曾成刚、我、王中等人策划的长白山国际雕塑创作营 活动中,我创作了《修复嬷嬷人》系列的第五件作品。这件作品同 3年前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的作品一样,在原有的“修复”及“嬷嬷人”的元素上增添了象征北方少数民族粗狂气势的“马”的元素。在原有的《嬷嬷人》、《修复嬷嬷人》、甚至是最早的《通古斯》系列作品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

回顾大学毕业后至今的近 20年雕塑创作生涯,我的确一直在以东北地域少数民族题材为主线进行着雕塑创作。最早创作的东北少数民族题材作品是反映鄂温克族猎人形象的《通古斯》系列。

鄂温克族,由于历史上居住不同地域,曾有不同的称谓。在 20世纪 50年代初期,居住在鄂温克族自治旗、阿荣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讷河市等地的鄂温克人,被称为“索伦”。居住在陈巴尔虎旗和鄂温克族自治旗锡尼河流域的鄂温克人,被称为“通古斯”。居住在根河市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被称为“雅库特”。但是,在不同地区鄂温克人内部,都自称为“鄂温克”,他们是统一的鄂温克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各地鄂温克族人民的意愿,于 19583月决定把原有的“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称谓,统一改为鄂温克族。

1987 年,还在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就读四年级的我从地图上查到了东北一个古老民族生活的地址,于是决定用最后一年的学习时间去了解这个民族。鄂温克族——即通古斯人。在东北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以游猎为生的通古斯人,使我在接触的瞬间惊讶了,通古斯人的那种古朴、原始的外形与他们的勤劳深深感动了我。就在那一瞬间,我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冲动:以他们原始的原貌来进行创作,通过艺术再现这个鲜为人知的民族。

在鄂温克人聚居地呆的几个月时间中,我与当地人同吃同住,感受着东北游猎民族的豪迈与东北汉子的粗犷个性。在与当地人的交往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积攒了大量的速写资料。艺术学科之间的穿插性便是如此——平面的绘画语言总是可以与三维空间中的雕塑语言相通。在雕塑中运用绘画语言,也可以使雕塑本身更加丰富,而积累速写资料,更为以后的雕塑艺术创作积攒了创作素材。将当时对于创作的激情留在平面的速写稿中,待将来在立体的雕塑稿中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与延伸……

大自然是鄂温克族赖以生存的热土,鄂温克族人的一切都与大自然紧密地交融在一起,鄂温克族人在生产和实践中创造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风貌,他们的艺术世界里充满了自然崇拜的审美个性。我毕业那年的石雕作品《通古斯》意在体现鄂温克族人民的那种豪爽、朴实的生活风貌及原始艺术的神秘感与稚拙感。而作品之所以选取石材作为创作材料,也是为了更好的体现出这个北方游牧部落淳朴的生活习性。作品采用粗糙的花岗岩,意在突出表现鄂温克族人粗犷的性格与原始的韵味;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雕塑语言,不仅是在诉说通古斯的历史,也是在向世人展现东北少数民族的豪放。

作品《通古斯》在随后的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获得了银奖。取材于东北少数民族作品的成功,更激发了我对其的探索与热中。

“通古斯”这个词出现于近代,其含义现存在不同的解释,有“蓄猪之民”和“东方的人”之说。现国内外将其作为对具有亲缘关系的一些民族的统称

通古斯 --满语族早在有文字记载以前就曾几度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名称,如数千年前的肃慎(相当于中国周王朝时期)、挹娄(相当于中国战国时期)、勿吉(相当于中国南北朝时期)、 靺鞨 、渤海(相当于中国的隋唐时期)、女真(从中国北宋至十六世纪)以至最后的满族都是通古斯 --满语族在历史上的称谓。

作为满族人栖息地的中国东北地区,更多值得挖掘的是满族人本身的民族文化及文化艺术符号。在查阅大量历史读物的过程中,我迷上了满族的“嬷嬷人”。 在萨满文化中,信奉的神灵总计约一百七十多个,其中有一百六十多个均为女神,称之为嬷嬷神,即为老太太神。她们分管许多事情,有管子孙繁衍的,叫欧木娄嬷嬷;管儿女婚姻的,叫萨克萨嬷嬷;管进山不迷路的,叫威虎嬷嬷……嬷嬷神成为了满族人家吉祥的象征。

上世纪 90年代初期,我创作的木雕《嬷嬷人》便取材于这北方萨满教中执掌万物的神。它的形体被赋予儿童般的幼稚和匪夷所思的邪门气质。作品中,他们竖着坚挺的小辫,五短身材、气概昂扬,含一种直观的智慧和力量。 1991年,我的第一件木雕《嬷嬷人》远渡日本,参加在那里举行的世界木雕刻大会,并被日本永久收藏。这件作品的成功,不仅再次验证了我们“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名言,也体现了植根于民间艺术而创作的艺术作品的文化根源与深层意味。

2000 年,我结合现代金属材料与传统木雕的木质材料,创作的《修复的嬷嬷人》,旨在结合工业化时代的气息与原始山林中纯朴的民间气息。同时也反映在当代思潮对于传统艺术、传统思想的冲击。正如孙振华老师所说“不仅华裔意欲复活那些现已陌生的古老的神性及视觉方式的表述或符号的再现,而试图以现代人的视角及雕塑语言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建构某种关系,探寻传统语言与现代表达方式相互转的可能。以便在纷繁的现代,以沉着的心态平静我们慌张的心。”

后来的《修复嬷嬷人》系列,我延续以往的结合木雕与金属材料的手法,同时在作品创作中融入中国传统建筑榫卯结构的技法,并加入现代西方雕塑的金属焊接等技法的运用。以此从材料上、雕塑语言上及雕塑技法上生动的将现代与民间传统结合起来。用雕塑的方式去表达如今社会对传统地域文化、艺术的冲击。

一系列体现东北少数民族题材艺术创作的成功,也激发了越来越多学者对于东北少数民族的好奇与研究。尽管目前,对于东北少数民族这一题材的艺术创作还不是很多,但是已经有很多人将目光投入到这片土壤上来,在重视它,挖掘它。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对于东北民族、民间艺术的开发也将越来越广泛,东北本土地域艺术的未来也会更加光明!

编辑:qdxmimi  作者:殷小烽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版权声明:除部分特别声明外,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我站点的文章,非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版权归本站和作者共有。 免责声明:对于本站会员发布的文章、评论、留言等所引起的纠纷,皆由其作者承担,本站不承担任何相关及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