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修饰一新的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你会惊奇地发现,在雷锋生前开过的嘎斯车上,多了一尊雷锋擦车时的蜡像。如此惟妙惟肖、形神皆备的蜡像出自何人之手?笔者专门采访了雷锋蜡像的制作人、我国著名蜡像艺术家、天津美术学院的尔宝瑞教授。
尔教授说:“这是我第一次为雷锋生前部队制作雷锋蜡像,我知道沈阳军区的官兵们对雷锋情有独钟。为准确、完整地表现雷锋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同志的无私关怀,我在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照片后,把对雷锋精神的理解融入了我所塑造的作品中。”
为使作品逼真地再现雷锋的形象和精神,尔教授接触了大量当年反映雷锋工作、生活的照片,最终选中张俊曾经为雷锋拍摄的两张雷锋擦车时的照片作为创作参照物。尔教授说:“在人们的记忆里,雷锋的面貌是不变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雷锋的精神却越来越伟大,所以在作品中我重点渲染了雷锋对理想的美好追求。”“蜡像作品,最讲究形象化,即做出来的人物与真人要几乎完全一样。雷锋作为一个普通的小战士,他脸上纯洁、天真的表情是一般人所不具备的,也是人物要着重表现的。”尔教授道出了雷锋蜡像创作的关键处。为了保证雷锋蜡像的尺寸合适,尔教授又专门赶到抚顺,用玻璃钢翻制了嘎斯车的车头形状,克服重重困难运回天津。
雷锋蜡像所采用的领章帽徽全部为当年的实物,军装却很难找到,尔宝瑞教授就专门买了块白布,请染布店的老师傅把布染制成黄褐色后加工了一套,雷锋的帽子也是他在大街上从一个老年人的头上寻找到的。
雷锋蜡像在经过尔教授一个多月的辛苦努力后终于制作完成,可是蜡像的运输却成了难题。蜡像需要在常温下保存,不能骤冷骤热。时值冬季,天津与抚顺两地温差有十几摄氏度。为此,尔教授在天津对雷锋蜡像进行了特殊防护包装,使冷空气不能一下子进去。在火车的运输过程中,尔教授对雷锋蜡像的保护更像看护一个婴儿,始终抱在怀里。雷锋蜡像终于安放妥了,尔教授才露出了笑容。
战士们为雷锋蜡像“整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