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 时事点评 >> 正文  
中国当代艺术拍卖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来源:艺术中国网    时间:07-05-25 08:41:58    浏览:

    自2003年夏开始,油画、雕塑为主体的中国当代艺术拍卖进入一个跳跃发展的时期。以最早在中国大陆开设油画雕塑拍卖业务的嘉德公司为例,2003年之前一般每场拍卖成交额不超过千万元人民币,2003本年度春、秋两场则分别达到1,940万和1,458万元。接下来更是以每场40%、83.4%、105%的增长率高速攀升,并于2005年秋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高点。2006年,其成交额便在亿元徘徊不前,成交额分别比前场下降5.7%和6.2%.

  这组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艺术市场这些年的走向:经过多年的惨淡经营,中国当代艺术在市场层面迎来了它的盈利时期,而市场的高速成长,又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拍品数量与拍卖行的剧增,导致整个市场迅速于2006年秋进入调整期。

  鉴于拍卖在当前中国艺术市场上的特殊地位,提供了大量可据分析、讨论的数据,本文主要以拍卖为观察点,来讨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与收藏之现状。

  中国当代艺术的概念界定

  国际上对当代(contemporary )艺术的界定,一般是指1945年(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艺术,而现代(modern)艺术的概念则主要是指1945年之前至印象派的艺术。

  在中国,当代的概念与此相去甚远,不仅时间范围相差较大,更是充满着争议。例如,中国当代书画一般被排斥在“中国当代艺术”的范畴之外,但当代水墨往往又是讨论当代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80年代人们多用“新潮美术”、“现代艺术”、“前卫艺术”的说法。进入19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的说法越来越普遍。而到了21世纪,具有总结回顾性质的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则提出了“中国实验艺术”的概念。总的来说,“中国当代艺术”的使用频率更高一些。

  在收藏、拍卖界,这个概念同样含混。从拍卖行部门设置及图录印制来看,中国大陆一般称之为“中国油画及雕塑”,香港多以“20世纪中国艺术”命名,或纳入“20世纪亚洲及中国当代艺术”的范畴,台湾则往往概称为“华人西画及雕塑”。显然,各种分类均有合理性,却又不够确切:“中国油画及雕塑”、“华人西画与雕塑”的名称不包括图片、综合材料等,“20世纪中国艺术”没有包括21世纪、我们现今创作的作品,也没有区分民国油画与现今的先锋艺术。

  实际上,分类的混乱是由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特殊性造成的——它在1979年以前相对独立于外界,当波普、行为、装置、观念诸类艺术在美欧如火如荼上演的时候,中国正执着于自身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78年国门打开,一切反对这一苏联模式影响下的艺术均堪称当代、先锋。举例言之,陈丹青、靳尚谊、艾轩等画家的作品,借鉴欧洲19世纪古典主义、20世纪中叶美国地方乡土画派的艺术手法,在当时的西方无疑是“不当代的”,不是“当代艺术”,然而,在中国的特殊境况下、在19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艺术氛围中,一切“反苏派”的艺术都可被视为先锋的艺术,有着其艺术的针对性与文化的当代性。这是属于我们民族与文化的一段历史与艺术,没有孰好孰坏、谁先进谁落伍的问题。

  我们今天通常意义上的“中国当代艺术”,指的是1979年以后油画、雕塑、版画领域里有所创新、颠覆先前既有规范、先锋性的艺术,更包括摄影、装置、观念、行为、录影、多媒体等新艺术形式。时间之所以定在1979年,是因为这一年在中国美术馆东侧街头小公园举办了“星星美展”,其民间性的组织与展览模式,更重要的是首开艺术非体制化创造精神,奠定了当代艺术的基本模式,故一般视之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开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木子  作者:佚名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版权声明:除部分特别声明外,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我站点的文章,非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版权归本站和作者共有。 免责声明:对于本站会员发布的文章、评论、留言等所引起的纠纷,皆由其作者承担,本站不承担任何相关及连带责任。
最新更新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