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 艺术论文 >> 正文  
城市雕塑规划与城市文化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06-12-29 10:57:00    浏览:

2.2城市雕塑规划的模式规范
2.2.1城市雕塑规划的规范
城市雕塑规划是建立在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的专项规划,她具有整体系统化、科学发展化、人文思想化的特征;她是以城市雕塑为核心的公共艺术创作、建设、管理的理论指导和法律基础。

2.2.2 城市雕塑规划的规范元素
2.2.2.1城市规划元素

城市雕塑规划必须以城市规划为基础,考虑城市各分项规划及其他详规及城市设计,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和准确的法律依据。

2.2.2.2城市空间元素
城市雕塑规划必须建立在城市现有空间和未来竖向设计基础之上,现有空间包括山体、水系、建筑、道路、地下等三维空间尺度,空间动态与静态特征也是必须考虑在内的因素。

2.2.2.3.城市文化元素
城市雕塑规划必须以城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城市品质、性格形象为规划基础资料,必须突出、彰显本土文化和城市形象品牌。

2.2.2.4造型、色彩元素
   城市雕塑规划必须注重城市雕塑本身造型形式和材料构成,注重城市环境色彩和雕塑色彩配置设计。

2.2.2.5公共艺术元素
  城市雕塑规划必须考虑城市公共艺术的整体组成结构和发展方向,她有别于单纯的雕塑艺术,具有广泛的公共性、场所仪式性、公众参与性。

2.2.2.6生态环保元素
城市雕塑规划必须建立在生态、环保、节能、安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上,避免人为的光、声、气、型等环境污染。

2.2.2.7持续发展元素
城市雕塑规划必须制定近、中、远期规划,避免大跃进式一窝蜂上,要留下可持续发展空间。她具有长远发展弹性,她具有永远实施不全的完美发展特性。

2.2.2.8 爱国教育元素
城市雕塑规划必须树立鲜明的精神文明建设旗帜,考虑到城市雕塑的标志性、精神文化性、寓教于乐性,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色。

2.2.3城市雕塑规划的基础要求
城市雕塑规划要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在城市各功能区组团划分基础之上,如商业区、休闲地带、旅游区、住宅区等的分区,对各个区域的位置与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将绿化、公共景观艺术反映到城市雕塑规划中来,突显场所功能与文化特色。

编制城市雕塑规划可以科学有效的指导城市近期与远期的城市雕塑建设,使城市雕塑建设有步骤、有序列的合理推进,由此可以有效杜绝城市雕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随意性、盲目性,避免了城市雕塑景观中较多败笔的存在,从而有力的指导城市雕塑建设。

2.2.3.1对城市地理系统与城市功能特征的理解
城市水文、地势、地形与地貌等自然地理因素是首先要考虑的内容。城市的地形、地貌,城市河流、山川的状况与趋势往往决定了整体城市发展的脉络与特色,决定了城市规划的最基本框架。地理因素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情况。城市地理与自然因素是城市总体规划中重要的参考项,它奠定了城市发展的根本基础。

城市雕塑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地理、自然因素也是其必须参考的因素,城市雕塑本质上就是环境艺术,城市雕塑规划必须充分考虑外界自然因素。

其次是物化的地理因素与方位坐标轴、区域参照物,如主干道路、交通枢纽、区位特征等。尤其是贯通性的主干道路、具有显著认知性、标志性的中心点,可以构成城市总体规划的骨架,同时也支承起了整体城市雕塑规划的骨架。在实践中,主要以城市接点与中轴骨架为依托,结合区域内的场所功能特色与历史人文特色,得出城市雕塑规划的选址点与创意模式。
编辑:白一雕塑  作者:白一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版权声明:除部分特别声明外,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我站点的文章,非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版权归本站和作者共有。 免责声明:对于本站会员发布的文章、评论、留言等所引起的纠纷,皆由其作者承担,本站不承担任何相关及连带责任。
最新更新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